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

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

發布時間: 2020-11-29 01:17:49

『壹』 如何理解機關事業單位調整基本工資和津補貼

 由於此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部分參加工作晚、職務較低的人員,增加的工資不足以完全彌補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出現「增不抵繳」的現象。對此,官方採取了措施,確保所有人繳納養老保險後當期工資都有增加。

『貳』 2015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何時實施兌現

恐怕要到16年工資套改,吉林省已經試點了
公務員工資改革:具體工資分配製度
一、基本工資:
辦事員2800元;科員3000元;副科級 3100元;正科級 3300元;副處級 3600元;正處級 4000元;副廳級 4400元;正廳級 5000元;副部級 5500元;正部級 6000元。
辦事員三周年按科員對待;科員五年按副科級對待;副科級十周年按正科級對待;正科級十周年按副處級對待;副處級十周年按正處級對待;初次套改以累計年限對應的職務待遇確定基本工資。
二、工齡工資:
每年60元,以虛年計算,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三、獎勵工資: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發,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繼續發放。三年一調。
四、補助工資:
1、車補,隨工資每月發放,標准=基本工資÷5,逢一進十。
2、取暖補助,一年發放一次,標准=基本工資÷3,逢一進十。
3、出勤補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無顧不至每日扣發30元,經單位領導批準的病假、事假和國家規定的節假日等0元。三年一調。
4、山區補助,農村和山區公務員享受山區補助,標准=基本工資÷10,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5、地區差別補助,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地區差別工資。
除養老、醫療補助按現行政策執行外,公積金、獨生子女費等一切現行補助全部廢止。
五、新參加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確定方法:高中、技校、中專以辦事員確定;大專以科員確定;本科以副科級確定;碩士以正科級確定。
六、退休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退休生活費=退休前工資×80%。三年一調。

『叄』 完善公務員事業單位等人員的工資制度改革要怎麼做

下一次按年度考核結果晉升級別的考核年限,從級別變動的當年起重新計算,在這次的《國務院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有幾個重要的政策。
胡曉義表示,國務院決定改革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開始就提出了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的方向。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包括了基本養老保險,不允許機關自籌自支搞小金庫。
級別工資。公務員的級別和級別工資檔次,按現任職務、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確定。
現任職務,應該說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就制度而言這是起步:「各單位應按照國辦印發的文件執行,不能以網上傳的文件為准。」(5月27日中金網)
此外,有觀點認為,用財政的錢繳納職業年金會造成制度上新的不公平,企業補充的養老保險以企業年金的形式正在發展。這個文件已經發到各單位。對此,胡曉義回應稱,制定本實施辦法,按照公務員制度管理和經批准參照公務員制度管理的單位中,2006年7月1日在冊正式工作人員。
二、職級工資制的實施
列入實施范圍的單位中。這次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如果只是改基本的制度還是不完整的。
根據黨中央。
談及公務員工資調整問題,確實要完善工資制度,說到職業年金的供款渠道,這樣有利於整個社會公平、改變待遇確定機制、待遇調整機制,問題的實質在於如何引導企業年金更快的發展,使更多的企業職工能夠不但有基本養老保險保障,而且有補充養老保險的補充保障,在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改革舉措——建立職業年金。這是從兩個角度考慮的、補充養老保險、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胡曉義指出,在實踐中。至於說到制度公平的問題。
一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的調整,
二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三是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的調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談及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時表示,配合這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積累了7400多億資金。胡曉義強調。
任職年限,是指從正式任命現任職務當年起計算的年限。
(二)正常晉升工資的辦法
1、晉升職務增加工資
公務員晉升職務後,這樣就把職業年金的設計引入到改革內容中,這些文件已經發到各單位、國務院批準的《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一方面從上世紀90年代,這是唯一的供款渠道,企業年金現在有2200多萬職工參加,公務員年度考核累計五年稱職及以上的。級別工資逐級就近就高套入晉升後級別對應的工資標准。
2、按年度考核結果晉升級別增加工資
從2006年7月1日起,胡曉義表示。
(一)套改工資的辦法。
職務工資,是指按幹部管理許可權由任免機關正式任命的職務。
一,國務院辦公廳已經轉發了三個實施方案。公務員按現任職務執行相應的職務工資標准,所以這次統籌考慮了基本制度改革和多層次體系建設,從次年1月1日起在所任職務對應級別內晉升一個級別,級別工資就近就高套入晉升後級別對應的工資標准,一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二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三是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的調整,從晉升職務的次月起執行新任職務的職務工資和相應的級別工資。原級別低於新任職務對應最低級別的,除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要改變模式,公務員的供款渠道只有財政,沒有其他渠道。所以要建立這個制度,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實行職級工資制、實施范圍
本實施辦法的實施范圍為,晉升到新任職務的最低級別;原級別在新任職務對應級別以內的,晉升一個級別

『肆』 行政事業單位工資中改革性補貼包括那些

改革性補貼是指將單位原來用於幹部職工職務消費和福利待遇的實物補貼,改為向個人直接發放貨幣補貼。其組成部分如下:住房分配貨幣化改革補貼,如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提租補貼等;交通補貼,如班車補貼、公務用車補貼等;
除上述2 項之外的其他改革性補貼。
從改革性補貼的內涵可以看出,改革性補貼實際上是將福利政策貨幣化, 改革部分福利補貼的發放辦法,實現實物補貼貨幣化。
取消班車補貼。改革職務消費制度,將職務消費方式由隱性化向顯性化轉變,結算方式由實報實銷向貨幣化轉變。
是地方政府在實施改革過程中,為了不降低行政事業單位員工的實際生活水平,對個人的貨幣補償。

『伍』 改革開放以來事業單位工資改革一共有哪幾次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事業單位改革經歷了如下四個階段:

  1. 第一階段(1978~2001):1978年《人民日報》等報刊提出事業單位進行「事業體制,企業化管理」,這拉開了我國事業單位改革的序幕。上世紀80年代中期改革開始系統展開。1985年國家連續出台了事業體制改革相關政策:3月出台《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4月出台《關於衛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問題的報告》,5月出台《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關於藝術表演團體改革的意見》。1996年出台了《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關於事業單位機構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其中,科學技術領域改革在這一階段處於改革前列。1992年,原國家科委等部委印發《關於分流人才、調整結構、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穩定支持基礎性研究和基礎性技術工作;放開放活技術開發機構、社會公益機構、科技服務機構;基本完成科技系統的結構調整。同時,要求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科技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對科研院所改革進行更全面系統的部署,明確各類科研機構改革與發展方向。

  2. 第二階段(2002~2006):中共十六大提出按照政事分開原則,改革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緊接著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繼續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2006年,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經國務院批准,制定了《關於事業單位分類及相關改革的試點方案》,提出事業單位分類框架及分類改革意見並擬選擇部分地區開展改革試點。在此基礎上,部分省市擬定了分類改革方案,進行了摸底調查、清理整頓、模擬分類與改革試點工作。比如深圳市,2006年的事業單位改革將原有機構按照經營服務類、監督管理類和公益類「一分為三」,分別實行轉成企業、納入行政序列、保留或撤銷等不同方式進行分類改革;518家市屬事業單位被分類歸位:28家納入行政管理類,124家轉為企業,27家撤銷,339家予以保留。

  3. 第三階段:2002年黨的十六大至2007年黨的十七大。黨的十六大報告進一步強調:「按照政事分開原則,改革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繼續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四中、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按照這些精神,各省區市都選擇了一些領域和若乾地市開展分類改革的綜合試點。這期間,有9個省、區、市出台或研究擬定了分類改革方案,13個省、區、市對事業單位進行了摸底調查和清理整頓,7個省、區、市對事業單位進行了模擬分類,13個省、區、市推進了改革試點工作,其中進展較快的省、區、市已完成試點。各地開展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綜合試點的主要做法有:合理劃分政事職責,把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關,把機關承擔的一些輔助性、技術性、服務性職能交給事業單位;推進事業單位社會化,建立事業單位法人登記制度,鼓勵支持事業單位實行橫向聯合,變事業單位由國家舉辦、靠國家花錢為「花錢買服務」;對重復設置、業務相近、規模過小、任務已完成或嚴重不足的事業單位予以撤銷或合並,將主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部分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並入行政機關。這期間,文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成為事業單位改革的一個亮點。從 2003年7月開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在中央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的具體指導下,在全國9個地區和35個單位進行了文化體制改革試點。試點將文化事業單位分為公益性和經營性兩類,前者以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為重點,後者以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為重點。

  4. 第四階段:2007年黨的十七大至今。黨的十七大要求進一步深化事業單位的分類改革。十七屆二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對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的原則,對現有事業單位分三類進行改革。主要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轉為行政機構或將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主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轉為企業;主要從事公益服務的,強化公益屬性,整合資源,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政府監管。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相關財政政策」。按照十七大和十七屆二中全會的要求,事業單位改革繼續深化。在國務院的領導下,有關部門在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抓緊起草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的總體方案和配套改革措施。為了探索經驗,2008年國務院決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進行事業單位改革試點。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整體推進,各地在已取得成效的基礎上,改革繼續擴大范圍,深入發展。為了推動改革,2008年10月國辦印發了《關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和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兩個規定的通知》,明確了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到2008年底,全國333個地級市中,開展文化事業單位改革的已達117個。2009年,對出版社進行改革,全國出版社除保留4家外,全部轉企改制為企業;雜志社的轉企改制工作也逐步展開。多年來,衛生事業單位改革一直沒有停止。在新農合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本健全後,2009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葯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以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深化醫葯衛生事業單位改革要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葯品供應保障體系,著力抓好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公立醫院等五項重點改革。

『陸』 2015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後績效工資標准會降低嗎

績效工資改革不是用員工自己的錢獎勵自己。也不能用員工自己的錢獎勵自己。那樣會違背設置績效工資的本意的。
績效工資的做法要求是按期對照期初工作目標進行考核,考核結果檔次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其中優秀檔次要求在10%左右,其他檔次沒有要求。不合格一般不會出現,最多出現基本合格。90%左右是合格的。然後根據考核結果在兌現績效工資。合格的拿全額績效工資。優秀的額外再獎勵一點。不合格的扣一點。一切以考核結果為依據。
期初工作目標是與員工自己的工作崗位密切相連的工作性質的內容,不能包含應該由單位組織整體集體承擔的內容,如達標升級等等;也不能包含員工崗位本職工作量工作以外的、期初目標沒有涉及到的額外內容與增量,如見義勇為獎、創新產品品牌獎、各類競賽獲獎、產品設計獎、論文獎、著作獎、車間主任津貼、班主任津貼等等。各期目標可將中長期的目標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目標。
金額幅度上,企業自主定。事業單位由政府人社部門定。如學校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基礎性績效工資*3/7,其他事業單位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基礎性績效工資*4/6,基礎性績效工資執行地方政府人社部門統一標准。
例如:90%的合格員工拿到全額績效工資。那麼10%優秀檔次的員工,就應該在拿到全額績效工資的基礎上,再增加發一點獎勵。所增加發的獎勵,與見義勇為獎、創新產品品牌獎、各類競賽獲獎、產品設計獎、論文獎、著作獎、車間主任津貼、班主任津貼等經費渠道一樣,即從由單位組織整體集體承擔的獎勵基金中列支。
一旦發生考核不合格的員工被扣的一點工資,仍然屬於單位工資基金,用於以後合並發工資用。
總之,績效工資的本意是獎而非罰,獎勵有成績的、獎勵有功效的員工!

『柒』 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標准

各行署,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區直各部門、各直屬機構,人民團體、大專院校:
隨著國務院關於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的實施,職工的工資構成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原退休待遇計發標准和辦法已不適用。經請示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新的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前,根據國辦發[1993]85、人薪發[1994]3號文件有關退休的規定,結合民族區域政策,對我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一九九三年十月一日以後辦理退休手續人員的退休待遇暫作如下規定:
一、 基本退休費
1、 事業單位按本人退休當月的職務(技術等級/等級)工資和按工資構成比例所規定的津貼二項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
實行企業化管理,經費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在計算退休費時,其計入退休費基數中的津貼部分所佔比例不得超過40%。
2、 機關工作人員的基本退休費按本人退休當月的基本工資構成分別計算。其中級別工資、職務工資部分按規定的比例計發,基本工資、工齡工資按全額計發。機關工人的基本退休費按本人退休當月基本工資規定的比例計發,技術工人和普通工人退休費計發基數中的獎金部分分別為退休前崗位工資,技術等級工資或崗位工資為基數計算的數額。
基本退休費計發基數及墳發標准表(見表)
二、 按寧黨辦發[1994]5號文件規定的正式大中專畢業生或具有中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職工(不包括黨政機關行政幹部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以後所授於的各類中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任職資格)退休後連續工齡男滿30年,女滿25年,其原基本工資部分按100%發給;連續工齡男滿25年,女滿20年的可按上表滿35年以上檔次比例計發退休金。
三、 工作不滿10年的人員,不實行退休、退職辦法。其中工作滿一年不滿五年的,按本人原基本工資每滿一年一次性發給二個月的生活補助金;工作滿五年不滿十年的,按每滿一年一次性發給三個月的生活補助金。
四、 工作滿十年以上,不到國家規定退伍年齡,因病(非因工傷殘)連續病休二年以上,病休手續齊全、經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辦理退職手續,其退職生活費按本規定計發基數的40%(50%)計發退職生活費。
五、 在新的退休養老保險規定頒布前獲得國家及自治區級勞動模範,其提供退休費標准仍按自治區有關規定執行,但最高不得超過本人在職時的基本工資數額。
六、 職工退休、退職後原享受的政府特殊津貼、教護齡津貼、特教津貼、知齡貼及參加工資改革後保留的副貼、地差;按寧黨辦發[1994]5號文件規定范圍享受的每月10元、20元補貼均按100%發給。
七、 職工辦理退休、退職的條件必須符合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辦發[1978]104號)規定的條件方可辦理退休、退職手續。
對其中工作年限不滿10年的職工不再享受原規定的退職待遇,按照本暫行規定,發給一次性的生活補助金。
八、 易地安置的離、退休人員,凡離、退休費仍由原單位支付的,其各種津、補貼按原單位所在地的規定執行。
九、 本暫行規定實施後,自治區以前對國家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辦理退休其退休金計發辦法、標准及退休的條件的有關規定與本暫行規定不一致的,以本暫行規定為准。
十、 本暫行規定由自治區勞動人事廳負責解釋。

『捌』 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後退休人員怎樣發放養老金

發放渠道變了,原來由單位發放,改為由社保機構發放

『玖』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帶薪休假細則是什麼

公務員工資改革一直是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以及在職公務員比較關心的問題,針對公務員收入分配改革問題,引起社會各屆關注,更多公務員工資改革消息請點擊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消息匯總。
近期,湖南、甘肅蘭州、黑龍江哈爾濱等地相繼出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休假實施細則。表示,機關事業單位率先落實帶薪休假,可形成帶頭和示範效應,未來更需加大推動落實企業職工帶薪休假的力度,並要加大勞動監察部門主動監督和追責力度,以破解帶薪休假「落實難」問題。
多地出台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帶薪休假細則
「今年你休年假了嗎?」「沒休帶薪年假有沒有補貼?」這是上班族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此後,不少地方加大了帶薪休假的落實力度。
記者注意到,近期,湖南、甘肅蘭州、黑龍江哈爾濱等多地先後出台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休假的實施細則,為帶薪休假落實「加把火」。
其中,5月25日,湖南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湖南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實施細則》;5月4日,甘肅蘭州市人社局印發了《關於落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制度的實施辦法》;此前4月初,哈爾濱發布了《哈爾濱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實施意見》。
這三地均明確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工作人員工作年限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滿20年及以上的,年休假15天。這與2008年開始實施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中的規定相一致。
對於沒休帶薪年假是否有補貼的問題,湖南和哈爾濱提出,對工作人員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每天按日工資的300%給予補貼;但因個人原因不休的,只享受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蘭州則「強制」推行機關事業單位帶薪休假,規定「凡符合年休假條件的工作人員必須休年休假,應休不休的年休假補貼不再發放」,並進一步明確,「機關事業單位不安排工作人員休年休假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社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地出台的細則均是針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對此,北京旅遊學會副秘書長劉思敏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目前帶薪休假在機關事業單位中落實,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單位「不讓休」、員工「不敢休」的現象,以致於帶薪年休假淪為「紙上福利」。
「地方政府發布實施細則,能夠推進一部分人率先帶薪休假,這對於全社會落實帶薪休假是好事,值得鼓勵。」劉思敏表示,機關事業單位率先落實帶薪休假,可形成的帶頭和示範效應。
國務院去年8月印發的《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要強化全社會依法休假理念,將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各地政府議事日程,作為勞動監察和職工權益的重要內容,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加快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
劉思敏認為,在機關事業單位加快落實帶薪休假的同時,在企業尤其是民企、中小企業,更要加大推動帶薪休假的力度。
人社部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帶薪休假落實率約為50%,落實帶薪休假的主要集中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大型國有企業、外資企業,而一些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落實起來相對較差。
「推進帶薪休假的落實,有利於增加群眾出行,使得旅遊消費更合理釋放,也有助於分散出行,緩解黃金周和小長假擁堵。」劉思敏指出,雖然《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自2008年施行已超過7年時間,但目前帶薪休假仍面臨「落實難」的問題。
對於落實難的原因,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旅遊局局長黃細花此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的逐利性和職工的弱勢地位,是導致帶薪休假難落實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近些年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用人單位尤其是中小企業希望減少員工帶薪休假時間來降低成本,因而不願主動落實帶薪休假。另一方面,職工因個人謀生需要或害怕失去工作,往往也不敢主動維護自己的休假權益。」黃細花說。
劉思敏表示,執法監督和處罰力度的不足也是重要原因。單位違規後受處罰力度小甚至可以「零成本」,進一步加重了帶薪休假「落實難」。長遠來看,為了完成國務院提出的「2020年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能夠得到基本落實」的目標,推動帶薪休假的步伐仍需加快。
建議,應盡快從全國范圍出台落實帶薪休假的相關細則,並進一步加大勞動監察部門主動監督和追責力度,違法者的違法成本,嚴格追究不執行帶薪年休假制度用人單位的違法責任,以不斷帶薪休假的落實率。

『拾』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最新消息中級拿多少

1、調整機關行政人員工資標準的同時,適當調整機關工人的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職務)工資標准。機關工人的獎金部分按照其在工資構成中的比例相應提高。
2.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標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調整標准大體參考機關同職務人員的增資水平,相應調整其固定部分標准和活的部分水平。其中固定籂輔焚恍蒔喝鋒桶福垃部分按增資額的70%增加,活的部分按國家規定的工資構成比例相應提高。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