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扶貧
1. 人大辦扶貧檔案有標准嗎
當然有標准。扶貧是國家確定的一項民生工程,有嚴格的規定。
2. 浙江十大貧困縣
金華磐安
衢州開化
溫州泰順
溫州文成
麗水慶元
麗水遂昌
麗水龍泉
麗水景寧
麗水松陽
麗水雲和
3. 用政治知識,分析黨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作用
政治生活中,體現了黨的性質、宗旨、領導地位與執政方式
中國共產黨是如何發揮扶貧攻堅作用
(1)通過會議、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確立奮斗目標。
(2)指導思想、制定科學的發展理念,作出全面安排。
(3)把握規律,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增強扶貧攻堅效果。
(4)順應人民願望,堅持立黨為公,發揮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
4. 學習行政管理專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作為一名人大在讀的行政管理專業的大二學生,我簡要地談一下讀行政管理專業的感受。
中國人民大學的公共管理學院下設三個學科,行政管理是其中之一。從分專業開始,我們學習的課程不僅包括包含全校共同課程,還包括專業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開設《統計學》、《行政法》、《公共組織與管理》、《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公共管理的憲政基礎》等專業課程。通過大學兩年的學習,我大概對行政管理的相關內容有了一個粗略的了解。
5. 如何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扎實推進扶貧攻堅工作
一、強化思想認識,進一步增強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的緊迫感 二、強化工作抓手,進一步找准扶貧開發的突破口 三、強化實施方法,進一步提高扶貧開發的精準度 四、強化組織領導,進一步鞏固扶貧開發的保障力 五、要加強思想引導。要通過政策宣講、典型宣傳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導貧困群眾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提振信心,發揮主觀能動性,用自己智慧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6. 威寧縣扶貧辦在不在威寧縣人大
威寧縣扶貧辦屬於威寧縣政府,不在人大
7. 全國人大代表李旭:扶貧要真正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
想要知道扶首先來應該知道貧窮源第二應該知道缺第三症葯扶貧我簡述 1、窮除數理位置交通便與頑固化思想關知變通 2、缺窮除缺衣少糧缺少交通工具外缺缺少輕勞力些缺能力勞力 3、扶貧給予資金、物質扶貧同應該教化民眾估計創業引進技術教才政府需做市場引導提供其相應幫助才
8. 歸國華僑聯合會是做什麼工作的
歸國華僑聯合會的主要職能:群眾工作、參政議政、維護僑益、海外聯誼。
1、群眾工作
本著一切為了歸僑僑眷、一切依靠歸僑僑眷的原則開展各項工作,充分調動廣大歸僑僑眷的積極性,凝聚僑心、集聚僑力,共同為振興中華作貢獻。時刻關心僑界群眾生活,了解和掌握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願望和要求,切實為僑界群眾排憂解難,特別要關心歸僑僑眷中的困難群體,動員各方力量扶貧濟困,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2、參政議政
積極參加國家的各項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活動,為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發揮僑的獨特作用。僑聯作為政協組成單位,要積極發揮民主監督作用,通過僑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提案和議案,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僑界的心聲。要積極參與涉僑法律、法規的制定與修改,督促檢查《保護法》的實施。
3、維護僑益
代表歸僑僑眷的權利和利益,通過學習宣傳僑法,提高全社會的認識;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加大依法護僑的力度;通過健全網路、拓寬渠道,增強信訪工作的實效;通過深入基層、協調各方,提高為僑服務的質量。
4、海外聯誼
充分發揮僑聯組織密切聯系海外僑胞的優勢,深交老朋友,廣交新朋友。加強同港澳僑團的聯系,密切與海外僑胞及其社團的聯系,建立與新一代僑胞及其社團的聯系,加強與華僑華人世界性、區域性組織的聯系,積極參與以地緣、業緣、血緣關系為紐帶組成的僑團的聯誼活動。
(8)人大扶貧擴展閱讀:
1、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簡稱「中國僑聯」。成立於1956年10月12日,是由全國歸僑、僑眷組成的全國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和紐帶。」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組成單位。現任主席:萬立駿。
2、僑聯主要機構設置
(1)辦公廳
負責掌握僑聯工作動態和協調日常工作;負責中國僑聯有關重要會議、活動的組織;負責調查研究和信息、網路管理工作;負責機關文秘、機要、檔案、保密工作以及財務、資產、行政管理工作;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安全保衛工作;編輯《中國僑聯工作》、《僑聯簡訊》。
內設機構:秘書處、研究處、信息處、資產財務處、行政處(保衛處)。
(2)海外聯誼部
負責協調中國僑聯機關海外聯誼工作,指導地方僑聯開展海外聯誼;負責掌握海外僑情動向,收集和建立僑情信息資料;負責掌握海外僑團情況,加強同海外僑團的聯系;負責加強同中國僑聯港澳委員、顧問、港澳台地區僑團和海外顧問的聯系,開展僑務對台工作;
負責擬定中國僑聯外事工作計劃,開展海內外僑胞的交往和聯誼活動;為海外僑胞探親訪友、尋根問祖、觀光旅遊、療養治病、進修講學等提供有關服務。
內設機構:綜合處、聯誼處(中國僑聯青年委員會秘書處)、外事處。
(3)經濟科技部
負責指導地方僑聯為我國引進資金、技術、設備和人才提供服務;負責掌握華僑、華人資金、技術、設備、人才引進和華僑捐贈、僑匯、僑屬企業工作情況;負責加強同僑界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的聯系,指導地方僑聯開展為科教興國服務的工作;負責指導地方僑聯辦好經濟實體及扶持歸僑、僑眷興辦企業的工作。
內設機構:綜合處、經濟聯絡處、科技服務處。
(4)文化交流部
負責宣傳黨和政府的僑務工作方針、政策,開展對歸僑、僑眷的思想道德教育,宣傳歸僑僑眷的先進事跡和海外僑胞的愛國行動;指導各級僑聯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宣傳工作;負責引導各級僑聯弘揚愛國主義,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開展海內外文化交流活動;
負責加強同僑界人士的聯系,為我國文化事業和社會公益事業服務;負責指導全國僑聯系統的僑刊鄉訊工作;負責中國僑聯的新聞發布工作;主管中國華僑出版社、《海內與海外》雜志社。
內設機構:綜合處、新聞宣傳處、文化處。
(5)權益保障部
負責參與有關部門僑務法律法規草案的研究和擬定工作,開展對歸僑、僑眷的法制教育;指導各地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開展維護僑益工作;接受被侵犯權益的歸僑、僑眷的申訴,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詢,促進有關部門落實政策,監督有關僑務法規的實施;
負責開展海內外律師界人士的聯誼、合作和交流;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歸僑、僑眷的意見和呼聲;負責中國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內設機構:政策法規處(中國僑聯普法辦公室)、法律服務處(中國僑聯法顧委辦公室)、信訪處(中國僑聯信訪辦公室)。
(6)組織人事部(機關黨委)
負責指導僑聯的組織建設工作;配合有關主管部門做好全國人大中歸僑、僑眷代表,全國政協中僑聯界別委員的人事安排工作;負責省級僑聯領導班子成員歸僑、僑眷身份的審核和備案工作;
負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工作和僑聯幹部培訓管理工作;負責協調、管理中國僑聯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和人事管理工作;負責辦理出國人員有關審查手續;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管理工作。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9. 州人大扶貧政策的心得體會
把扶貧攻堅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政治任務、經濟工作、民生工程來抓,想實招、出硬招、使高招,如期完成脫貧任務。實現精準脫貧,推動扶貧開發路徑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扶貧資源使用方式由多頭分散向統籌集中轉變,扶貧開發模式由偏重「輸血」向注重「造血」轉變。要根據致貧原因,科學分類,因地制宜,制定差異化的扶持政策和幫扶項目,要盯緊每一戶、每一人,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拿出精準幫扶措施,精準脫貧辦法,對每家每戶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措施方案。可將土地、林地和房屋作為資產整合運作,讓農民成為股東,使其發揮更大的效益。
建立精準識別的動態管理機制、精準對接機制、幫扶協作機制、定點幫扶機制、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機制。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扶貧開發格局,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扶貧開發合力。推動一切發展活力向扶貧工作聚焦發力,將扶貧攻堅任務體現到規劃編制、項目安排、工程建設、資金投放、民眾生活、政府服務和人大監督等方面,做到務實長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