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貧困戶穩定脫貧雙六標準是什麼
① 貧困戶脫貧標准
貧困戶脫貧標准,
基本就是思維完全轉變,
經濟能夠獨立。
達到這兩點,說明已經脫貧。
② 2016年貧困戶標準是什麼
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貧困戶識別程序:
1、公開貧困戶標准到村到組到戶;
2、公示貧困戶名單到村到組到戶;
3、公開評議。對有爭議的可上可下、可甲可乙的戶,村「兩委」要成立由老黨員、老幹部、老軍人、老教師和群眾代表參加的評議小組,進行評議;
4、村兩委研究決定;
5、公開公示結果;
(2)貧困村貧困戶穩定脫貧雙六標準是什麼擴展閱讀:
貧困戶脫貧標准
(一)貧困人口退出。貧困人口退出以戶為單位,主要衡量標準是該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且吃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貧困戶退出,由村「兩委」組織民主評議後提出,經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核實、擬退出貧困戶認可,在村內公示無異議後,公告退出,並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銷號。
(二)貧困村退出。貧困村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准,統籌考慮村內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集體經濟收入等綜合因素。原則上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在鄉鎮內公示無異議後,公告退出。
(三)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包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貧困縣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准。
原則上貧困縣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由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提出退出,市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初審,省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核查,確定退出名單後向社會公示徵求意見。
公示無異議的,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後向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報告。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及相關力量對地方退出情況進行專項評估檢查。對不符合條件或未完整履行退出程序的,責成相關地方進行核查處理。對符合退出條件的貧困縣,由省級政府正式批准退出。
③ 中國現有標准下脫貧 現行標準是什麼標准
1、農村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原則標准:《扶貧剛要》規定: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即: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貧困戶 「八有」:一是有安全住房;二是有安全飲水;三是有基本農田;四是有增收產業;五是至少一人有技能資質證書;六是有基本社會保障;七是實現家裡有餘糧;八是實現手頭有餘錢。
2、具體經濟指標標准:我國現行脫貧標準是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為2300元,2014年現價脫貧標准為2800元。綜合考慮物價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現價計算的標准。
按每年6%的增長率調整測算,2020年全國脫貧標准約為人均純收入4000元。折算成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
3、貧困戶按五個一批脫貧標准:
(1)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全面提升,每戶都有一項以上增收致富的主業,掌握一門以上就業創業技能。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2)移民搬遷安置一批。有安全穩固住房,人均安全穩固住房面積等於或大於25平方米。
(3)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每人每年保障性收入超過同期國家扶貧標准。
(4)醫療救助扶持一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以上;就醫報銷比例提高10%以上;降低貧困戶大病保險起付線,提高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加大醫療救助力度,提高醫療救助標准;貧困人口享有更加均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5)教育培訓幫扶一批。適齡兒童接受9年義務教育;兩後生技校專業就讀;主要勞動力接受了技能培訓。
3、基本公共服務主要指標達到小康水平。道路通達,出行方便;飲用安全水,有條件的接通自來水;有簡易衛生廁所;有安全的農村電網,有通訊設備,有線廣播電視入戶,接通互聯網。
(3)貧困村貧困戶穩定脫貧雙六標準是什麼擴展閱讀:
兩大指標:年純收入標准指標和「兩不愁、三保障」標准指標。
年純收入標准指標:我國最新的脫貧年純收入指標為年人均純收入2855元,該標准系2015年發布。2855元的標準是我國目前的最低扶貧標准。各省可根據實際制定高於這個標準的地方扶貧標准。目前有12個省市制定了高於國家標準的地方標准,一般在4000元左右,高的到了6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我國一共六次制定和發布扶貧標准收入數字,分別是:1986年,我國第一次制定國家扶貧標准,為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06元,2000年,625元, 2001年,865元, 2010年,1274元, 2011年,2300元, 2015年,2855元。
按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相當於每天2.2美元,略高於1.9美元的國際極端貧困標准。 2020年全國脫貧標准約為人均純收入4000元。「兩不愁、三保障」標准指標:兩不愁:吃、穿不愁。三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註:國家的社會扶貧、行業扶貧、專項扶貧所有支持資金都要統計進入幫扶資金收入。
④ 脫貧的標准到底是什麼
我國現行脫貧標準是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為2300元,2014年現價脫貧標准為2800元。綜合考慮物價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現價計算的標准。按每年6%的增長率調整測算,2020年全國脫貧標准約為人均純收入4000元。折算成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
脫貧原則標准:《扶貧剛要》規定: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即: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貧困縣脫貧的主要標准為:貧困縣貧困發生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等達到國家規定標准。實現貧困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4)貧困村貧困戶穩定脫貧雙六標準是什麼擴展閱讀:
農村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原則標准:《扶貧剛要》規定: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即: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貧困戶 「八有」:一是有安全住房;二是有安全飲水;三是有基本農田;四是有增收產業;五是至少一人有技能資質證書;六是有基本社會保障;七是實現家裡有餘糧;八是實現手頭有餘錢。
打攻堅戰,實打才有勝算;啃硬骨頭,實干方能破局。這既是源於實踐的經驗,也是進一步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要求。然而,在一些地方,精準識貧、扶貧異化成了繁瑣表格,各種展板報表滿牆掛,各種評比檢查不停息,不僅基層幹部苦不堪言,許多群眾也被弄得雲里霧里。這種只顧「面子」、不要里子的形式主義之風,有百害而無一利,必須加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