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內控題
1. 這是一道內部控制案例分析題
分析回答問題:
1.財務科長應指引廠長怎樣合理避稅。
2.庫存商品購進多少及出庫銷售多少做為一個企業必須有合理的規章制度。
3.計算應記入產成品的成本有料(直接材料)、工(直接人工)、費(間接費用)
4.生產加工企業在月底盤庫(即:實物結存)數量應該與本月底產成品總賬算出實際用原材料的數量相等。若實物結存數量與按產成品總賬計算出的產品單位成本大大超過售價是虧本。
不知回答的對不,若回答錯了請高人多多指點。
2. 銀行出的一道題,談談你對操作風險和內部控制的認識
引致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內部控制機制存在的不足之處:商業銀行內控體系不完備,操作風險管理機制失衡;內控機制執行力弱,操作風險管理未能實現全面覆蓋;操作風險信息披露制度未能有效貫徹
商業銀行內控機制不健全,操
3. 您好,畢業論文答辯問題是這樣:談談內部控制概念中,你對「風險」的認識。
風險種類很多,復有運營風險、制市場風險、財務風險、人事風險等。從財務風險角度,又可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和稅務風險等等。不知你要回答的是哪類風險。
風險的處理可以有幾種方式:轉移風險、控制風險、自留風險、分解風險等等。下面鏈接網址,你可以作為參考。
在世界經濟發展的歷程中,比較典型的風險事件:
1995年英國巴林銀行破產;
2001年美國安然公司倒台;
2002年美國世通公司丑聞;
2004年中航油炒作原油期貨,巨虧5.5億美元;
2007年因美國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引發的次貸危機,逐漸蔓延、席捲、肆虐全球,引起全球實體經濟的動盪和下滑。全球企業界、金融界和政府重新審視風險控制的內部制度和外部環境,向經濟實體提出了全面提升監管的要求。
通過實施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可以使企業的管理、業務流程實現有形的規范化、系統化、程序化,可大大降低風險產生的例外性,提升企業傳統管理水平;可以提升執行力,增強企業的有控能力;可以有效防止錯誤和舞弊的發生,實現有信經營。
4.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 簡答題 企業應從哪幾個方面對信息系統進行控制
風險管理包括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指如何在一個肯定有風險的環境里把風險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
風險管理當中包括了對風險的量度、評估和應變策略。理想的風險管理,是一連串排好優先次序的過程,使當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損失及最可能發生的事情優先處理、而相對風險較低的事情則押後處理。
,風險的識別、風險的預測和風險的處理是企業風險管理的主要步驟。
風險的識別
風險的識別是風險管理的首要環節。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種風險的基礎上,才能夠預測危險可能造成的危害,從而選擇處理風險的有效手段。
風險識別方法很多,常見的方法有:
2.1.1◆生產流程分析法
生產流程分析法是對企業整個生產經營過程進行全面分析,對其中各個環節逐項分析可能遭遇的風險,找出各種潛在的風險因素。生產流程分析法可分為風險列舉法和流程圖法。
1.風險列舉法指風險管理部門根據該企業的生產流程,列舉出各個生產環節的所有風險。
2.流程圖法指企業風險管理部門將整個企業生產過程一切環節系統化、順序化,製成流程圖,從而便於發現企業面臨的風險。
2.1.2◆財務表格分析法
財務表格分析法是通過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營業報告書及其他有關資料進行分析,從而識別和發現企業現有的財產、責任等面臨的風險。
2.1.3保險調查法
採用保險調查法進行風險識別可以利用兩種形式:
通過保險險種一覽表,企業可以根據保險公司或者專門保險刊物的保險險種一覽表,選擇適合該企業需要的險種。這種方法僅僅對可保風險進行識別,對不可保風險則無能為力。
委託保險人或者保險咨詢服務機構對該企業的風險管理進行調查設計,找出各種財產和責任存在的風險。
風險的預測
風險預測實際上就是估算、衡量風險,由風險管理人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其掌握的統計資料、風險信息及風險的性質進行系統分析和研究,進而確定各項風險的頻度和強度,為選擇適當的風險處理方法提供依據。風險的預測一般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2.2.1預測風險的概率:通過資料積累和觀察,發現造成損失的規律性。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時期一萬棟房屋中有十棟發生火災,則風險發生的概率是1/1000。由此對概率高的風險進行重點防範。
2.2.2預測風險的強度:假設風險發生,導致企業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對於容易造成直接損失並且損失規模和程度大的風險應重點防範。
風險的處理(風險控制)
風險的處理常見的方法有:
2.3.1避免風險:消極躲避風險。比如避免火災可將房屋出售,避免航空事故可改用陸路運輸等。因為存在以下問題,所以一般不採用。
可能會帶來另外的風險。比如航空運輸改用陸路運輸,雖然避免了航空事故,但是卻面臨著陸路運輸工具事故的風險。
會影響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比如為避免生產事故而停止生產,則企業的收益目標無法實現。
2.3.2預防風險:採取措施消除或者減少風險發生的因素。例如為了防止水災導致倉庫進水,採取增加防洪門、加高防洪堤等,可大大減少因水災導致的損失。
2.3.3自保風險:企業自己承擔風險。途徑有:
小額損失納入生產經營成本,損失發生時用企業的收益補償。
針對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都大的風險建立意外損失基金,損失發生時用它補償。帶來的問題是擠佔了企業的資金,降低了資金使用的效率。
對於較大的企業,建立專業的自保公司。
2.3.4轉移風險:在危險發生前,通過採取出售、轉讓、保險等方法,將風險轉移出去。
內部控制是指經濟單位和各個組織在經濟活動中建立的一種相互制約的業務組織形式和職責分工制度。內部控制的目的在於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它是因加強經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著眼於保護財產的安全完整,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側重於從錢物分管、嚴格手續、加強復核方面進行控制。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生產規模的擴大,經濟活動日趨復雜化,才逐步發展成近代的內部控制系統。
內部控制的種類
內部控制制度的重點是嚴格會計管理,設計合理有效的組織機構和職務分工,實施崗位責任分明的標准化業務處理程序。按其作用范圍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1、內部會計控制
內部會計控制其范圍直接涉及會計事項各方面的業務,主要是指財會部門為了防止侵吞財物和其他違法行為的發生,以及保護企業財產的安全所制定的各種會計處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例如,由無權經管現金和簽發支票的第三者每月編制銀行存款調節表,就是一種內部會計控制,通過這種控制,可提高現金交易的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
2、內部管理控制
內部管理控制范圍涉及企業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的各部門、各層次、各環節。其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確保企業經營目標和有關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例如,企業單位的內部人事管理、技術管理等,就屬於內部管理控制。
5. 內部控制課後習題答案 風險識別的方法有哪些
你可以參考一篇文章」CFO如何應對三大財務風險挑戰「,希望對你有用!
6. 內部控制問題
所謂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採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續與措施的總稱。
從上述定義可知,內部控制是指經濟單位和各個組織在經濟活動中建立的一種相互制約的業務組織形式和職責分工制度。內部控制的目的在於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它是因加強經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著眼於保護財產的安全完整,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側重於從錢物分管、嚴格手續、加強復核方面進行控制。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生產規模的擴大,經濟活動日趨復雜化,才逐步發展成近代的內部控制系統。
提出內部控制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等五個相互聯系的要素。
內部控制是為實現經營管理目標、組織內部經營活動而建立的各職能部門之間對業務活動進行組織、制約、考核和調節的方法、程序和措施。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但內控管理不容樂觀。中小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特點,優化控制環境,明確控制目標,改善控制技術,並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系統,提高內部控制的效果。
目前,受到薩班斯法的影響,財政部加強了內控標準的修訂,這需要立法學的指導。
審計准則方面的定義:內部控制是被審計單位為了合理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對法律法規的遵守,由治理層、管理層和其他人員設計和執行的政策和程序。
內部控制是指一單位內部的管理控制系統,即為保證單位經濟活動正常進行所採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不僅包括單位最高管理當局用來授權與指揮經濟活動的各種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審核,分析各種信息資料及報告的程序和步驟,還包括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綜合計劃,控制和評價而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內部控制的目標,盡管理論界有多種表述,但最根本的是保護單位財產,檢查有關數據的正確性和可靠性,提高經營效率,貫徹既定的管理方針等四個方面.
內部控制的基本結構包括:控制環境、會計系統、控製程序三個方面。
7.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題,請高人指點啊!!
1、ABCD
第一章 企業戰略與經營決策http://www.wangxiao.cn/UserCenter/Exprise.aspx?id=24474&type=1
2、ACD
第四章風險識別http://wenku..com/view/987b8164f5335a8102d22053.html
3、ACD
風險管理策略有那些http://..com/question/409945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