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5,國家確定脫貧收入指標
2015年中國貧困線標準是2800元,詳見如下: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2015年12月15日表示,中國當前貧困標回准已高答於世界銀行最新貧困標准。劉永富當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世界上關於貧困的標准並不統一,各國有各國的政策。。2014年貧困標准上升至2800元(2015年仍實行這個數值),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約相當於每天2.2美元,略高於世界銀行1.9美元的貧困標准。
㈡ 2017年脫貧標準是多少
2017年脫貧標準是一超過、兩不愁、四保障,即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且吃穿不愁、飲水安全達標、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於全國水平,基本公共服務領域指標接近全國水平。確保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2)2015年貧困戶脫貧標准擴展閱讀
要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按照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具體情況,實施「五個一批」工程。
1、一是發展生產脫貧一批,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明天,立足當地資源,實現就地脫貧。
2、二是易地搬遷脫貧一批,貧困人口很難實現就地脫貧的要實施易地搬遷,按規劃、分年度、有計劃組織實施,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3、三是生態補償脫貧一批,加大貧困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增加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擴大政策實施范圍,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成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
4、四是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國家教育經費要繼續向貧困地區傾斜、向基礎教育傾斜、向職業教育傾斜,幫助貧困地區改善辦學條件。
5、五是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對貧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由社會保障來兜底,統籌協調農村扶貧標准和農村低保標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會救助力度。
㈢ 貧困戶脫貧有什麼標准,算是脫貧
貧困戶脫貧根據國家標准人均純收入超過2015年3050元,2016年3200元,2017年3400元,但是貧困戶脫貧不僅看收入還需要「兩不愁三保障」等綜合考慮貧困戶家庭情況達到標准才可以脫貧;貧困戶脫貧不脫政策,可以繼續享受保障性政策。
㈣ 貧困戶脫貧標准
貧困戶脫貧標准,
基本就是思維完全轉變,
經濟能夠獨立。
達到這兩點,說明已經脫貧。
㈤ 2016年貧困戶標準是什麼
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貧困戶識別程序:
1、公開貧困戶標准到村到組到戶;
2、公示貧困戶名單到村到組到戶;
3、公開評議。對有爭議的可上可下、可甲可乙的戶,村「兩委」要成立由老黨員、老幹部、老軍人、老教師和群眾代表參加的評議小組,進行評議;
4、村兩委研究決定;
5、公開公示結果;

(5)2015年貧困戶脫貧標准擴展閱讀:
貧困戶脫貧標准
(一)貧困人口退出。貧困人口退出以戶為單位,主要衡量標準是該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且吃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貧困戶退出,由村「兩委」組織民主評議後提出,經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核實、擬退出貧困戶認可,在村內公示無異議後,公告退出,並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銷號。
(二)貧困村退出。貧困村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准,統籌考慮村內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集體經濟收入等綜合因素。原則上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在鄉鎮內公示無異議後,公告退出。
(三)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包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貧困縣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准。
原則上貧困縣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由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提出退出,市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初審,省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核查,確定退出名單後向社會公示徵求意見。
公示無異議的,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後向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報告。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及相關力量對地方退出情況進行專項評估檢查。對不符合條件或未完整履行退出程序的,責成相關地方進行核查處理。對符合退出條件的貧困縣,由省級政府正式批准退出。
㈥ 2O18年貧困戶脫貧標準是多少
第一,有穩定持續的收入。2018年人均收入不低於3200元。持續穩定說的是要有自己的產業或者門路,收入能夠穩定。暫時性大額收入不算。
第二,醫療有保證。簡單的說能看得起病,不能因病再次貧困。
第三,教育有保證,學生能夠上學,不能產生因沒錢上學而不上學。
第四,住房有保證。住房說的是不住危房,不能因房子問題出現傷亡現象。危房必須要經過危房改造。
第五,飲水有保證,必須是安全用水。安全用水是指自來水,飲水衛生有保證。

(6)2015年貧困戶脫貧標准擴展閱讀:
第一步:預退出。2015年年底,縣根據省市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了貧困退出規劃,計劃今後兩年每年減貧4871人,至2017年年底,全縣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2016年和2017年年初,縣將根據貧困戶退出規劃及上年度減貧計劃執行情況,下達貧困戶退出計劃(減貧計劃,下同),並與鄉(鎮)人民政府簽訂減貧責任書。
鄉(鎮)在縣下達的年度退出計劃的基礎上,分解落實到村,並與各村簽訂減貧責任書。村根據鄉(鎮)下達的年度貧困退出計劃,將任務分解落實到人,並將年度計劃退出的貧困人口報所在鄉(鎮),由鄉(鎮)在建檔立卡系統內作「預退出」處理。
第二步:精準扶持。縣、鄉、村以及「連心」工作隊、幫扶責任人要對照貧困戶退出條件和需求,因戶施策,制定扶持計劃,並加大扶持力度,進行重點扶持。
第三步:摸底調查。年終,對「預退出」的貧困人口進行摸底調查,調查人員應包括村委會幹部、村民小組長、駐村工作隊幹部、貧困戶幫扶幹部等,填寫貧困戶退出摸底調查表(附後)。
第四步:民主評議。摸底調查之後,由村委會組織召集相關人員召開民主評議會,對摸底情況進行逐戶討論,擬定退出貧困戶名單,並在行政村所在地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七天。
參加民主評議的村民代表必須是作風正派、責任心強,對貧困戶家庭較了解的村民、村小組幹部或村幹部。
村民代表大會對年度擬退出對象的初選要綜合考慮貧困戶的收入、家庭經濟狀況、致貧原因的緩解、住房、家庭成員的上學和就醫等情況,歷年來得到扶持的貧困戶應先列為擬退出對象。
第五步:入戶核實。公示無異議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鄉(鎮)人民政府組織相關人員(不得少於3人),對擬退出貧困戶進行逐戶核實,確定全鄉(鎮)貧困戶退出名單,在各行政村進行第二次公示。
第六步:批准退出。公示無異議後,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核批准,縣審核後,報設區市、省備案,待設區市、省聯合委託的第三方評估核查後,由縣批准並在各行政村公告。
第七步:退出處理。貧困戶經批准退出後,即錄入信息檔案,由鄉(鎮)在建檔立卡系統內進行「脫貧退出」處理。
㈦ 中國現有標准下脫貧 現行標準是什麼標准
1、農村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原則標准:《扶貧剛要》規定: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即: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貧困戶 「八有」:一是有安全住房;二是有安全飲水;三是有基本農田;四是有增收產業;五是至少一人有技能資質證書;六是有基本社會保障;七是實現家裡有餘糧;八是實現手頭有餘錢。
2、具體經濟指標標准:我國現行脫貧標準是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為2300元,2014年現價脫貧標准為2800元。綜合考慮物價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現價計算的標准。
按每年6%的增長率調整測算,2020年全國脫貧標准約為人均純收入4000元。折算成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
3、貧困戶按五個一批脫貧標准:
(1)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全面提升,每戶都有一項以上增收致富的主業,掌握一門以上就業創業技能。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2)移民搬遷安置一批。有安全穩固住房,人均安全穩固住房面積等於或大於25平方米。
(3)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每人每年保障性收入超過同期國家扶貧標准。
(4)醫療救助扶持一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以上;就醫報銷比例提高10%以上;降低貧困戶大病保險起付線,提高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加大醫療救助力度,提高醫療救助標准;貧困人口享有更加均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5)教育培訓幫扶一批。適齡兒童接受9年義務教育;兩後生技校專業就讀;主要勞動力接受了技能培訓。
3、基本公共服務主要指標達到小康水平。道路通達,出行方便;飲用安全水,有條件的接通自來水;有簡易衛生廁所;有安全的農村電網,有通訊設備,有線廣播電視入戶,接通互聯網。

(7)2015年貧困戶脫貧標准擴展閱讀:
兩大指標:年純收入標准指標和「兩不愁、三保障」標准指標。
年純收入標准指標:我國最新的脫貧年純收入指標為年人均純收入2855元,該標准系2015年發布。2855元的標準是我國目前的最低扶貧標准。各省可根據實際制定高於這個標準的地方扶貧標准。目前有12個省市制定了高於國家標準的地方標准,一般在4000元左右,高的到了6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我國一共六次制定和發布扶貧標准收入數字,分別是:1986年,我國第一次制定國家扶貧標准,為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06元,2000年,625元, 2001年,865元, 2010年,1274元, 2011年,2300元, 2015年,2855元。
按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相當於每天2.2美元,略高於1.9美元的國際極端貧困標准。 2020年全國脫貧標准約為人均純收入4000元。「兩不愁、三保障」標准指標:兩不愁:吃、穿不愁。三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註:國家的社會扶貧、行業扶貧、專項扶貧所有支持資金都要統計進入幫扶資金收入。
㈧ 貧困戶的標準是什麼
貧困戶的標准:2016年貧困線約為3000元,2015年為2800元。中國目前貧困線以2011年2300元不變價為基準,此基準可能不定期調整。2011年確定的貧困線標准,農村(人均純收入/年)貧困標准為2300元,這比2010的1274元貧困標准提高了80%。
按2011年提高後的貧困標准(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2300元人民幣/年),中國還有8200萬的貧困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13%,佔全國總人口近十五分之一。
經過此次大幅上調,中國國家扶貧標准線與世界銀行的名義國際貧困標准線的距離為史上最近。國際貧困標准為一人一天1.9美元。

(8)2015年貧困戶脫貧標准擴展閱讀:
農村貧困戶的評判標准:
1、統計單位:以戶為單位,一個戶口本為一個家庭戶,家庭成員為戶口本在冊的所有人員。且家庭成員中有1個以上的勞動力。
2、家庭經濟收入標准:為國家級貧困戶標准,按縣扶貧辦的統計口徑為年人均純收入低於2300元的戶。分了兩類,一類為扶貧戶:有勞動能力的農戶,且人均純收入在2300元以下1560元以上。另一類為扶貧低保戶:就是有勞動能力的,人均純收入在1560元以下的低保戶。
最基本的考察對象大體上是:一是今年確定的農村低保戶(家庭成員中要有一個以上勞動力),二是殘疾人戶(家庭成員),三是遭受重大事故的導致家庭經濟困難的戶,四是人均純收入低於2300元的其他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