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脫貧計劃書
『壹』 現我村有20萬由農業局幫扶的扶貧資金 但要求帶動20多戶貧困戶脫貧 如何寫申請計劃書呢
只說重點,脫貧申請計劃書,如實寫明家庭情況,收入情況,財產土地等。
不明確,可以詢問村辦,村辦更明了。
『貳』 我沒有享受到一點扶貧該怎麼辦
扶貧開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堅定決心、扎實推進。扶貧是大事,是善心,更是責任,是一件干不完的事情,也有說不盡的話題。因此,專題詢問進行了2個半小時還意猶未盡。雖然專題詢問規定限時問答,但是也規定了「答不清可追問」。有的委員一個問題追問了三次,一個部委負責人答不清,另外一個部委的負責人趕緊補充。按照法律規定,專題詢問結束後,國務院將對審議意見提出改進措施,並在6個月內,向常委會提出關於研究處理審議意見情況的書面報告。
焦點:如何走出「哭窮帶帽」怪圈
對策:改進考核機制建立退出機制
辜勝阻委員的問題來源於參加調查的發現。他說,目前看,一些貧困戶存在不實脫貧,主動返貧的等靠要的思想,某些地方甚至打出宣傳標語,「熱烈祝賀成為貧困縣」。這樣形成「貧困—扶貧—貧困依賴—貧困陷阱」的惡性循環。他的問題是如何打破這種惡性循環,讓「減貧摘帽」代替「哭窮戴帽」?
國家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回答辜勝阻的問題之前,首先介紹了我國扶貧開發的相關背景特別是貧困縣的基本情況。他說,1986年我國開始了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地扶貧開發,國家成立了扶貧的領導機構,確定了貧困標准,確定了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陸續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在這27年期間,貧困縣也進行了三次調整。
劉永富說,總的來看,歷次調整進入重點縣的,都是比較貧窮落後的縣,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落後地區。客觀地講,確定重點縣,是我國扶貧開發實施區域瞄準的主要辦法。在突出我們扶貧工作的重點方面,還是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這些縣也確實需要幫助,僅僅靠它自己的力量,是脫不了貧的。形象一點說,重點縣有點類似於身份的劃定,就是凡是進入重點縣的,不僅可以拿到扶貧的資金,而且可以享受到多項的政策支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幫扶力度的加大,部分重點縣一些經濟指標已經高於或者是接近全國或本省的平均水平。但是由於重點縣扶持政策的含金量比較高,有這么多好事,所以很難退出。一旦當上貧困縣,群眾不願意退,幹部也不願意退。
「所以就出現了幹部群眾普遍不願意『摘帽』的情況,一些非重點縣也想辦法哭窮『戴帽』。坦率地說,這個問題解決起來難度也是比較大的。但是,又必須也應該盡快地研究解決這個問題。」作為扶貧辦的「一把手」,劉永富沒有迴避現實存在的問題。
隨後,劉永富介紹了針對這個問題將要進行的三方面的改革。一是,改進貧困縣的考核機制,由主要考核GDP向主要考核扶貧工作成效轉變,對限制開發區和生態脆弱的貧困縣取消GDP的考核,把提高貧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減少貧困人口的數量作為主要標准,引導貧困地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把工作重點放在扶貧開發上。二是,建立精準扶貧的工作機制,瞄準扶貧對象。這個對象必須是貧困戶而不是貧困縣,甚至不是貧困鄉鎮、貧困村。要因地因人制宜,分戶分類指導,幫助貧困對象提高自我發展能力。三是,開展調查研究,制定重點縣退出的正向激勵措施。四是,開展試點,探索重點縣的退出機制。
焦點:如何消除貧困地區文盲半文盲
對策:針對15歲至24歲孩子著重關注
提問的陳秀榕委員將焦點對准了教育問題。她說,目前,貧困地區勞動力文盲、半文盲比例比全國高3.6個百分點,女性勞動力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比男性高19.3個百分點,而且目前孩子輟學現象有所增加。「我想了解如何消除貧困地區勞動力文盲、半文盲。」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回答提問時介紹,在解決貧困地區文盲、半文盲的具體措施上,首先突出了實效性。重點放在15歲至24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實行了農村實用技術、家庭理財、衛生保健等各方面的培訓。其次突出針對性。針對城鄉、區域、性別、年齡、民族等不同情況,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有針對性的教材建設,特別是後續的職業教育的教材的建設和教師的培訓,並開發和編寫了比較形象、淺顯易懂的遠程教育資源,重在脫貧致富的技能培訓。最後,突出脫盲後的繼續教育。教育部配合農業部及有關部門開展了幾項計劃:《農村實用人才技術培訓計劃》、《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東部向中西部招生計劃。魯昕也坦言:「在邊遠地區,尤其是大山裡,學校的建設和師資水平,以及學費和生活費的困難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所以這些年的教育扶貧應該說有成效,但是問題確實不少。」
焦點:如何讓貧困孩子享受同等教育
對策:六項措施實現用教育治本脫貧
針對陳秀榕提出的「貧困地區的孩子怎麼讓他們享受同等的教育,從教育方面解決治本脫貧」的第二個問題,魯昕透露,教育部正在採取和將要採取的主要是六項措施。
她介紹,第一,學校工程的建設。包括: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中小學遠程教育、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學校改造計劃、中等職業學校建設。第二,進行免費義務教育和寄宿制提供生活補助費。通過這個措施,把大山裡的孩子接到寄宿制學校中學習。今後,通過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加大這方面的力度。第三,實行了營養餐改善計劃。不到兩年來,累計投入資金820億,惠及了片區縣的3300萬孩子。「這個計劃對於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輟學的問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魯昕表示。第四,恢復一批農村的教學點。第五,把優質資源通過遠程輸入到貧困地區,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得到同樣的教育。著重解決農村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待遇差的現實問題。第六,針對貧困地區的情況,計劃用三年到五年的時間,把貧困地區教育基礎設施條件達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要全部解決。同時,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了《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綱要》,爭取建立起貧困地區兒童關愛的全覆蓋保障網,使貧困地區的孩子能夠生得好、長得好、學得好,還能就業,從根本上解決治本脫貧問題。
焦點:如何對農村貧困人口動態管理
對策:研究制定扶貧對象的識別辦法
王明雯委員的問題起因於一個數字,1億。
她說,報告稱,2012年底,農村貧困人口近1億,並指出這個數據是通過農村住戶抽樣調查推算得出的,這個數據的准確性和依據標准讓她產生了疑問。她的理由是,隨著城鎮化和戶籍制度的改革推進,人戶分離現象非常普遍。這勢必給農村貧困人口的認定帶來困難,也對農村扶貧和城市扶貧工作的銜接提出了新的要求。「報告指出的2012年農村貧困人口的數據是否准確?依據的標準是什麼?如何做到對農村貧困人口的精確識別和動態管理?如果農村貧困人口的身份發生變化以後,他是否還能享受扶貧政策?農村扶貧和城市扶貧工作該如何銜接?」王明雯一口氣拋出五個問題。
就貧困人口的數字問題,劉永富解釋說:「近1個億的貧困人口,這個大數是准確的,它是按照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的國家扶貧標准,基數是農村的人口,也考慮到返貧的人口和城鎮化的因素,是抽樣調查的結果,每年按照統計法的規定,由國家統計局發布實施。」
劉永富強調,這個數字是准確的,但並不是說沒有問題,現在的問題是平均數掩蓋了矛盾和問題。「社會上有一個說法,說一個窮光蛋、一個張百萬,平均50萬。這個人1分沒有,另一個人100萬,平均數是很高,好像都脫貧致富了,但是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很多貧困人口並沒有脫貧。」為了解決平均數下掩蓋的矛盾和問題,扶貧工作必須要精準到位。現在在精準扶貧上,主要的問題是缺乏頂層設計、總體部署和保持工作的連續性。特別是全國還沒有建立統一的信息網路,難以做到精準識別、動態管理和有效監測。劉永富說,下一步將按照中央的要求,研究制定國家統一的扶貧對象的識別辦法。以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動態管理的原則,做到精準識別、精準扶持、精準管理。
劉永富介紹,城市和農村的扶貧是分別進行的,所以一旦農村的貧困人口離開了農村,進入城市,就享受城市的社會保障政策。
王明雯就此回答進行了追問:「據我了解,現在城市貧困人口已經達到5000萬了,而這些貧困人口除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以外,幾乎沒有其他扶貧方面的政策。現在城市扶貧方面基本是空白的,下一步怎麼樣把農村扶貧和城市扶貧銜接起來?」
劉永富回答說:「這次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提到我國2億多流動的農民工將逐步變為市民。一般來說,只要他能夠進入到城市,可能就有謀生的手段技能,所以他的基本生活還是有保障的。另外,我們實施就業再就業工程,還有不斷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都能解決相應的問題。」
焦點:如何發揮金融資金造血扶貧功能
對策:引導多項金融扶貧政策形成合力
劉振偉是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他介紹,為了配合此次常委會審議,農委去了六個省進行了調查研究,另外隨著分管農委工作的兩位副委員長去了九個省,地方向調研組提出的比較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更好的實現金融扶貧。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郭慶平回答說,扶貧開發工作堅持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針,就是開發式扶貧。開發式扶貧不僅需要財政資金的投入,大頭應該有金融的投入和社會其他資金的投入。事實上,這么多年以來,人民銀行和金融部門按照扶貧開發綱要的要求,也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加大了金融在扶貧開發工作中的工作力度。包括貨幣政策的引導。比如,合作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率比大銀行低5.5個百分點,農村信用社低6個百分點。人民銀行還拿出了再貼現、支農再貸款等一些資金,在分配的過程中也向這個地區傾斜。還有,這幾年財政對農村專門安排扶貧貼息資金,到今年9月底全國的扶貧貼息貸款余額是225億。
郭慶平介紹了下一階段金融扶貧的主要工作。第一,深化農村改革,健全貧困地區金融組織體系。一方面大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網點要下沉,另一方面發展一些小型和微型的金融機構,比如村鎮銀行、小貸公司、貧困村的資金互助組織。其次,通過加強農村地區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把電子機具向農村延伸,也能夠達到為貧困地區提供金融服務的目的。第二,要發揮貨幣信貸政策的引導作用。最近人民銀行和有關部委正在研究一份新的文件,在這份文件中提出了圍繞十四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如何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要提出一些新的措施和工作目標。第三,在工作方法上,提出了抓兩頭、帶中間的原則。所謂兩頭,一個是抓大。圍繞家庭農場、專業大戶、龍頭企業等農村新型經營主體,金融要有配套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另外一個抓小。就是針對農戶,要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使小額信用貸款,不需要更多的擔保和抵押就能獲得。第五,加強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希望地方各級政府在培養信用體系特別是風險分擔和擔保抵押其他配套性措施方面可以跟進,這樣才有利於吸引社會金融上的資金,特別是商業性的金融資金更多地向貧困地區傾斜。
關於金融扶貧,郭慶平贊成劉振偉提出的一個意見,就是扶貧開發工作單靠一個政策不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稅收政策和其他若乾的扶貧產業政策,應該形成一個有機的結合,這樣做起來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針對郭慶平在介紹下階段金融扶貧工作中提到的大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網點要下沉的做法,曾經擔任過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的吳曉靈委員提出自己的反對意見。
吳曉靈說:「對於貧困地區的低收入人群,他們缺少金融服務的毛細血管,他們可以搞信用放款,但是這需要人去服務的,我不同意大銀行機構下沉,大銀行應該干大銀行的事,合作金融機構應該完成毛細血管要做的事。」此外,她還提出大農業項目需要大資金支持的時候,缺少有效抵押物。因為,我國的擔保法和物權法都是規定土地不可以抵押,因而農村的資產不能夠有效地發揮它的作用。如果從制度上不解決這個問題,大資金難以進入到農業去,所以她建議相關法律應該盡快修改。「我們能不能在制度上有所突破,充分地發揮扶貧資金的杠桿作用,用資金互助的方式解決散落貧困地區老百姓的資金需求問題?」她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吳曉靈的一個問題得到了三個部委負責人的回答。郭慶平認為,要發揮金融的支持作用,現在土地經營權抵押權、擔保權權能實現必須要破解。他透露,十八屆三中全會開過之後,人民銀行專門圍繞兩權抵押擔保問題,研究具體的操作措施。
財政部部長助理胡靜林解釋說,我們制度上的確是有一些限制,主要是怕亂擔保造成一些債務風險。將來在制度上,比如在控制風險的同時,如何解決好這個問題要認真研究。同時,對相關制度上進行研究或者是突破,以便發揮更大的引導效應。
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說,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明確了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流轉,也可以抵押,賦予了其財產權能。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承包經營權的確權登記發證的試點,盡快把這件事做好。此外,農業部正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共同推動擔保法的修改。
『叄』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要做到哪幾個精準
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指出了脫貧攻堅必須直面的矛盾和問題、必須把握的思路和方法,是做好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方法論,也是我們眾志成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本遵循。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就是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直面問題是勇氣,解決問題是水平,堅持問題導向,找准問題、聚焦問題,就能為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贏這場硬仗奠定良好基礎。
(3)貧困戶脫貧計劃書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本方略,重點就是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問題。
精準識別貧困人口是精準施策的前提,對所有貧困人口建檔立卡,該精準到戶的務必精準到戶,確保把真正的貧困人口弄清楚,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搞清楚,做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才能實現扶真貧、真扶貧。
推進脫貧攻堅的關鍵是責任落實到人,加快形成中央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到人、考核到位,才能實現既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又協調運轉、協同發力。
『肆』 《開展教育幫扶服務活動》的計劃書
計劃書的正確寫作方法計劃的標題常規寫法是由單位名稱、適用時間、指向事務、文種四個要素組成。除常規寫法外,還有一些變通的寫法。變通一方面表現在要素的省略上,一方面表現的文體 名稱的變化上。先說要素的省略。有些計劃,省略單位名稱,由適用時間、指向事務和文種組成,如《1999 年度全民義務植樹造林工作計劃》。有的計劃,省略適用時間,這在專題計劃中比較常見, 如《××大學第二期教師安居工程工作計劃》。有的計劃,省略單位名稱和適用時間兩個要 素,由指向事務和文種組成,如《科研工作計劃》。也有隻用文種做標題的,不過這種寫法 因太不正規不值得提倡。省略要素時要注意,越是基層單位的計劃,省略要素的情況越普遍 ,因為涉及范圍小,有些要素不說大家也明白。越是大單位的正規的計劃,要素越不可省略 。再說文種名稱的變化。由於每一份計劃所強調的重心各有側重,其指揮性、約束性的強弱程 度也有較大不同,計劃不一定都用本名做標題,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需要變換名稱。
『伍』 村種植苗木幫助貧困戶脫貧的計劃書
這個首先要先論證一下當地種植苗木的可行性,銷售成不成問題,路能不能過大車之類的
『陸』 貧困人口的認定
貧困人口的認定除了收入與消費,還要看行為和能力。
大多數分析家建議在確定生活水平的總體評估情況時將社會指標包括進來。貧困的其他維度,如健康、壽命、讀寫能力等在20世紀80年代被吸收到貧困的定義中。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從人類發展的角度界定貧困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採用了幾種測定方法,包括人類發展指數和人類貧困指數。人類貧困指數側重於貧困的三個方面:壽命、讀寫能力和生活水平。
壽命用40歲以前死亡的人的百分比來測定,讀寫能力用有讀寫能力的成人百分比來測定,而生活水平則用獲得醫療服務的居民的百分比,獲得安全飲用水的居民的百分比以及5歲以下營養不良的幼兒的百分比三個指標來測定。
(6)貧困戶脫貧計劃書擴展閱讀:
申請扶貧補助政策:
申請農業補貼可以找當地的農業局、農辦、財政局、農綜辦、旅遊局、科技局、林業局、發改委等。以上部門每年都能申報,每個項目補貼在20到60萬元范圍的較多,如中央財政項目一般都在幾百萬至上千萬元補貼。
也可以找水利局、環保局、老區扶貧辦、經貿局等。這些項目資金少些,5到20萬居多。
當然,根據具體項目的不同,要針對性地選擇你要找的部門和科室,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些具體的科室職能,供大家參考(各地部門設置可能會有所不同):
1、經營管理科
這個科室主要是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設。
未來國家支持合作社的補貼資金,是優先扶持示範社的。換句話說,假如你的合作社沒有拿到示範社的牌子,那今後你申請政策的成功概率就不是很大。大家申請合作社示範社,很多工作都需要和經營管理科溝通。有些地方可能會設立一個經管站,也是主管合作社發展的部門。
2、市場與經濟信息科
這個科室主要負責實施「菜籃子工程」,所以,咱們對「菜籃子」這個項目不懂的,可以到這個科室去咨詢了解,想申報「菜籃子」項目的,也可以多跟這個部門做好溝通工作。
3、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
我們平常都稱它為「扶貧辦」,主要負責扶貧資金和扶貧基金的劃撥、管理、監督工作。
扶貧項目主要支持企業或者合作社,申請扶貧資金直接去找扶貧辦就可以,目前,基本縣里的扶貧辦就可以批復扶貧項目,不用上報到市級、省級去審批。
4、農業產業化辦公室
它主要負責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推薦、申報,以及農業產業化項目的初選和申報工作。一般企業和合作社要多與這個科室建立良好溝通機制。
此外,由於現在有很多農業項目都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因此補貼申請並不限於農業部門,能想到的部門其實大家都可以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