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低保戶和貧困戶有什麼區別嗎
沒多大區別,復低保戶是制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也就是說低保戶是享受了國家生活保障補助的貧困戶。
2. 貧困戶與低保戶有何區別
貧困戶有一定的經濟來源,但由於患病等原因,造成入不敷出,使家庭成了貧困戶,低保戶沒有經濟來源,喪失勞動能力,生活水平低於最低生活保障。這就是兩者的區別。
3. 低保戶與困難戶有什麼區別
經濟困難的需要幫助的叫困難戶,已經辦理了
低收入保護的叫低保戶。大概念和小概念問題
困難戶包括了辦了低保的和沒辦低保的
4. 特困戶和低保戶能同時享有嗎
現五保戶已改稱為特困戶。
特困戶標准:凡持有我縣城鄉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應當依法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
無勞動能力(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級的肢體殘疾人);
無生活來源;
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
二、低保戶標准:
1、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年收入低於我縣最低生活保障標准3400元/人、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低保規定條件家庭,以戶為單位全部納入低保救助。
2、對家庭成員因患有癌症、尿毒症、白血病、先心病、腦癱等重特大疾病,導致固定支出高於家庭成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可對重病患者實施精準施保。
3、對年滿18周歲、持有二代殘疾證、本人無超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固定收入的一、二級成年重度殘疾人,精神殘疾一、二、三級,可實行單獨保。
4、對子女常年渺無音信、基本生活困難的老人可實施單獨或小戶保。
5、對除以上三種情況以外的特殊對象,符合低保條件的,也可結合實際採取小戶保和單獨保相結合的方式施保。
5. 農村特困戶和農村低保戶有什麼不一樣嗎
低保戶是指因殘疾或疾病符合國家標准,住房或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
困難戶,沒有明確的界定標准。真正的官方稱謂,應該叫特困戶。
6. 貧困戶跟低保戶待遇一樣嗎
貧困戶是一個泛稱,指生活比較困難,國家標準是人均年收入低於683元的家庭。 貧困戶沒有專門的政府補助,逢年過節或者領導高興時來慰問慰問,金額多少不定,又是還是其他物資,不一定是現金。 低保戶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 因為地區發展不平衡,所以每個省市的低保標准也有很大差異。低保戶是按月或者年,固定發放標准按時發放低保補助的。
享受該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類:
1、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2、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3、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7. 低保戶和困難戶有什麼區別
低保戶是住房或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
低保戶一般是因為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戶,這些農民一般很難通過後期努力脫貧了,所以國家會給這些農民最低的生活保障金,讓他們可以在農民生活下去。
而困難戶其實並沒有準確定義,一般指得是特困戶,特困戶的認定要比低保戶嚴苛,只有未滿十六周歲的孩子,高於六十歲的老人,和殘疾人才能被認定為特困戶。

(7)貧困戶和低保戶一樣不擴展閱讀:
民政部正式發布《特困人員認定辦法》,就特困人員的認定標准、申請程序等作了詳細規定。根據辦法。
城鄉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同時具備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法履行義務能力的,應當列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
第四條 城鄉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應當依法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
1.無勞動能力;
2.無生活來源;
3.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
第五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本辦法所稱的無勞動能力:
1.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2.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3.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級的肢體殘疾人;
4.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情形。
8. 低保戶與建檔立卡貧困戶有區別嗎
有區別,區別如下:
一、國家標准不同
1、低保戶是指因殘疾或疾病符合國家標准,住房或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
2、建檔立卡貧困戶是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
二、評定標准不同
1、因為地區發展不平衡,所以每個省市的低保標准也有很大差異。主要有以下: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
三、收入最低標准不同
1、所謂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是已經完成審批,把貧困戶的貧困程度紀錄在案,建立了貧困檔案,並獲得貧困卡的貧困農村家庭。
2、農村低保戶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於戶籍所在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戶口的農村居民。

(8)貧困戶和低保戶一樣不擴展閱讀:
建檔立卡貧困戶一般包括低保戶和精準扶貧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兩者的區別就在於精準扶貧的貧困戶家裡還有勞動力可以通過生產勞動發家致富,低保戶包括因為種種原因生活困難只能吃國家救濟的家庭,除了臨時失業的,基本上不可能再脫離這個層次。
申請農村低保待遇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持有所在市常住農業戶口。
2、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於所在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3、家庭實際生活水平低於所在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參考資料:
低保戶-網路
建檔立卡貧困戶-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