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貧困戶該怎麼辦
申請城鎮低保救助如何辦理
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是指本轄區內有常住戶口、家庭人均收入回低於當地最低生活答保障標準的居民。主要有以下四類人員:
一、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人、撫養義務人或者法定贍養、撫養人沒有贍養、撫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以下簡稱「三無」人員);
二、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三、在職和下(待)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四、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鎮居民。
Ⅱ 怎麼辦建檔立卡貧困戶
個人帶著房主戶口本,身份證到各鄉鎮,街道或扶貧部門審批,然後把審批表交給民政局審批,通常在一個月內完成。
Ⅲ 貧困戶怎麼辦
這個要看具體問題了,每個地方的管理制度都不太一樣的,比如學校吧內,要是特別貧困的容可以申請困難補助,有的效益比較好的單位成立了互助基金,這也是有福利性質的,符合條件的也可以申請,只是只能救急,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靠自己與當地政府的扶持了。
Ⅳ 建檔立卡貧困戶怎麼辦理
個人帶著房主戶口本,身份證到各鄉鎮,街道或扶貧部門審批,然後把審批表內交給民政局審批,通常在一個容月內完成。
貧困戶的納入條件:
人均純收入標準是低於3026元(2010年2500元不變價計算)的全部納入識別對象;
吃穿有問題(包括安全飲水有問題)、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等未得到有效解決全部納入貧困戶識別對象;
父母有子女,但將父母單獨分戶的,單獨分戶的父母不能成為貧困戶;
子女符合貧困戶識別對象的,父母可以與子女並戶,一並納入識別范疇;
父母是貧困戶,其中一子女為貧困戶,其他子女家庭條件一般,父母可與貧困子女家庭一並納入貧困戶;
父母是貧困戶,其中一子女為貧困戶,另一子女為公職人員或大中型企業工作人員的,父母不能納入貧困戶,本次按程序剔除;
父母為貧困戶,子女全部遷出本縣的,且子女家庭條件一般的,鎮村通過調查核實,收集相關佐證資料報縣脫貧辦備案認定後,父母可保留貧困戶。
Ⅳ 怎麼辦建檔立卡貧困戶
個人帶著房主戶口本,身份證到各鄉鎮,街道或扶貧部門審批,然後把審批表交給民政局審批,通常在一個月內完成。
貧困戶的納入條件:
1.
人均純收入標準是低於3026元(2010年2500元不變價計算)的全部納入識別對象;
2.
吃穿有問題(包括安全飲水有問題)、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等未得到有效解決全部納入貧困戶識別對象;
3.
父母有子女,但將父母單獨分戶的,單獨分戶的父母不能成為貧困戶;
4.
子女符合貧困戶識別對象的,父母可以與子女並戶,一並納入識別范疇;
5.
父母是貧困戶,其中一子女為貧困戶,其他子女家庭條件一般,父母可與貧困子女家庭一並納入貧困戶;
6.
父母是貧困戶,其中一子女為貧困戶,另一子女為公職人員或大中型企業工作人員的,父母不能納入貧困戶,本次按程序剔除;
7.
父母為貧困戶,子女全部遷出本縣的,且子女家庭條件一般的,鎮村通過調查核實,收集相關佐證資料報縣脫貧辦備案認定後,父母可保留貧困戶。
Ⅵ 辦貧困戶補助要怎麼辦
根據來現行政策規定:四類人員自可以享受靈活就業社保(查詢 辦理)補貼:一、國有、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關閉破產需要安置人員中的4050人員;二、市級(含市級)以上的勞模、企業軍轉幹部、單親或喪偶家庭、夫妻雙失業家庭、現役軍人家屬、公安民警家屬就業特別困難人員;三、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並且有就業願望的家庭成員中,目前無人從事有收入的勞動,城鎮下崗失業零就業家庭人員;四、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業一年以上的失業人員。
Ⅶ 怎麼辦理貧困戶
如果考上了,通知書中就應該附帶的有著方面的關於這個說明 。
應該會有一張家庭情況調查表 把那個表的具體內容給填好了 到你弟弟加所在戶口的最低級的政府部門蓋上章 就可以了 。
貸款有兩種,學生生源地助學貸款,也是需要你手寫貧困證明,然後蓋章。去當地民政部門申請,這個挺難得
第二種是,學校貸款。就是開學後向學校直接申請。這個容易些 。把申請表叫給學校就行了 基本能批得。最高6000左右吧 。
沒事,學費什麼的是可以拖欠學校的 。等開學了 ,想學校說明情況,學校就會幫你向國家貸款了
但是貸款等你畢業後是要還的 。但是利率不高 。
一般是有期限的 如果超過這個期限還不還,會追究你相應的法律責任 。期限都在你畢業後的3-10 年 。問題不大
所以,不要灰心 ,先去學校,然後就可以申請助學金和貸款 。只要孩子學習好 ,每年還有國家獎學金呢 。
Ⅷ 貧困戶的具體條件是什麼如何辦理
貧困戶的界定,可以參照下面標准:1.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2.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3.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4.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5.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6.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7.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8.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Ⅸ 貧困戶住院怎麼辦理
貧困戶住院需要材料:
1、醫院核實貧困 人口電子檔案
2、身份證
3、合作醫療證:不用掛號,不用交錢辦理入院手續直接入院 。
縣醫院:收款窗口
中醫院:農合結算窗口
鄉鎮衛生院:農合結算窗口
我國貧困戶住院報銷比例:醫療報銷只分農村居民和城鎮職工,與是否為貧困戶及是否持有低保證無關。
1、居民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2、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的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659元,報銷比例為50%上限為2000元;二級醫院住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55%;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0%。
健康扶貧政策針對貧困戶家庭,對參加新農合個人繳費部分(每人每年180元)的費用實行財政全額補貼。進一步提高了門診和住院費用報銷減免比例,一般情況下,在縣內住院報銷比例都達到了90%,切切實實地減輕了貧困戶看病的經濟負擔。

(9)怎麼辦貧困戶擴展閱讀:
滿足困難群眾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
(一)合理確定救助范圍。在切實將城鄉低保家庭成員和五保戶納入醫療救助范圍的基礎上,逐步將其他經濟困難家庭人員納入醫療救助范圍。其他經濟困難家庭人員主要包括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以及當地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困難人員。
具體救助對象界定標准,由地方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等有關部門,根據本地經濟條件和醫療救助基金籌集情況、困難群眾的支付能力以及基本醫療需求等因素制定,並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二)實行多種方式救助。對城鄉低保家庭成員、五保戶和其他經濟困難家庭人員,要按照有關規定,資助其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並對其難以負擔的基本醫療自付費用給予補助。
(三)完善救助服務內容。要根據救助對象的不同醫療需求,開展醫療救助服務。要堅持以住院救助為主,同時兼顧門診救助。
(四)合理制定補助方案。各地要根據當年醫療救助基金總量,科學制定醫療救助補助方案。逐步降低或取消醫療救助的起付線,合理設置封頂線,進一步提高救助對象經相關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補償後需自付的基本醫療費用的救助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