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日誌
㈠ 2017年精準扶貧民情日記
又踏上了這片熟悉的黃土地,綿延起伏的群山,湛藍清透的天空,站在山頂往下俯看,徐版家岔村好像權一個巨大的「太陽灶」。7個自然村,散落在「鏡面」四周。組與組之間的距離,實際上等於一個山尖頭對著另一個山尖頭的路程。分布零散、交通不便,雖然為扶貧工作帶來許多困難,但這絲毫不能阻擋,當地群眾擺脫貧困、夢想小康的決心和信心!
㈡ 精準扶貧回頭看工作日記匯編
我爺爺家的東邊有一個小池塘,小池塘旁邊有許多小石頭。小石頭專中間夾著許多小草和五顏六屬色的花朵,好像給小池塘編了一個五彩繽紛的花環。
小池塘的旁邊還有許多小山和大樹,茂密的樹葉好像搭起了一個個涼棚。小池塘清澈見底,就連在水底的細小沙粒和青褐色的石頭都看得一清二楚。水底有許多小金魚和小蝌蚪,每個小蝌蚪都像一個個黑色的小逗號。
中午,太陽當頭照,金燦燦的 陽光照射在銀光閃閃的水面上,金色和銀色交錯著。一條條小魚躍出水面,好像形成了一道道彩虹,非常美麗!
我熱愛這處風景,也熱愛我的家鄉。
㈢ 2018年精準扶貧工作日記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
㈣ 精準扶貧民情日記
2016精準扶貧民情日記一
連日來,我們駐村工作組和村幹部一道開展「精準扶貧」信息入戶調查工作。
仁吉中心村有10個自然寨20個村民小組4500多人,「精準扶貧」信息入戶調查工作是一個大問題。但是入戶能夠了解群眾的生活情況,與農戶面對面談心,心連心,密切了干群關系,改變我們工作作風,我覺得很必要。下一步的信息採集工作,我們還將做得更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到群眾的實際情況,才能打開我們駐村工作的局面,真正為民辦實事,辦好事。
2016精準扶貧民情日記二
9月23日,我和同事們一道進村入戶開展「掛包幫」、「轉走訪」精準扶貧攻堅工作。我們在天星鎮雙河村與村「三委」班子成員一道學習傳達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會議精神,聽取了村支書蔣貴強扶貧工作匯報,研究了部門掛鉤扶貧工作。
在談到村裡的困難時,蔣支書對我們說,雙河村有17個村民小組,767戶2928人。雖然全村貧困面大,但是我們有信心通過多方努力,在2019年全面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468戶1594人脫貧出列。村裡存在的主要困難是群眾增收難,居住環境差、生活不寬裕。公共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滯後,無戶間作業路硬化到家家戶戶,村組公路晴通雨阻現象突出。特別是一些邊遠高寒的地方,當地群眾生產生活、居住生存環境條件十分差,房屋破爛、生活簡陋,急需異地搬遷轉移安置。
聽完蔣支書的情況介紹後,我們一行6人從村委會出發,踏著泥濘小道、爬坡上坎,走訪扶貧對象72戶。下晚返回到村委會休整,明天還將繼續進村走訪扶貧對象。
9月24日,從早8時開始進村入戶,到晚18時45分,我們一行6人終於完成了每人12戶扶貧對象的調查摸底和訪問任務,平安返回縣城。
一大早,雨下個不停,彷彿為我們洗塵。心裡惦記著住在山一家、水一家的鄉親們,我們繼續冒雨進入雙河村營頭、團山自然村,走進貧困農戶家中完成昨天未走訪完的任務。走在滑溜溜、坑坑窪窪的泥巴路上,堅定的腳印淺一腳深兩腳的通向遠方的家。走進村民家中,老鄉們把我們視親人般遞水讓座。我們同鄉親們拉著家常、講解扶貧政策,用筆記錄生產、生活困難情況,用相機見證一瓦一房一家人的境況。秋雨也不一直下了,汗水也不一股腦流了,大家心裡都暖暖的。那天大的困難也一下子讓微笑著的精氣神趕跑了。
中午,我們走訪到雙河村監督委員趙德芳老人家。75高齡的趙老也是團山自然村老社長,一位在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老百姓心中的貼心人。
中午,我們走訪到雙河村監督委員趙德芳老人家。75高齡的趙老也是團山自然村老社長,一位在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老百姓心中的貼心人。
精神矍鑠的趙老告訴我們,他當了32年的社長,為村民們發展生產、生活做了一些力所能盡的事,獲得了一些榮譽。看著牆上的榮譽牌,趙老喜滋滋告訴我們,這是2013年12月天星鎮黨委、政府首屆 「十佳道德模範」評選給他的「敬業奉獻模範」先進個人獎牌。同行的蔣貴強村支書介紹說:老社長沒讀過兩天書,也不是共產黨員,但他思想先進、熱愛集體、愛學習,處事公道、為人正派,敢說敢想敢做,鄉親們都佩服他、敬重他。村裡大小事都聽他的意見和安排。前年,團山公路有一段路被山洪沖毀,急需要恢復,村委會幫助解決了5噸水泥,老社長硬是發動了100餘名村民,花了兩天時間,自力更生把近100米的損毀路面打成了水泥路,這段路至今都保持了順暢通車。蔣支書還給我們介紹說:今年,老社長動員發展了村裡有志青年羅國文成為團山社的第一個養殖大戶。我們隨後走訪進入羅國文家,參觀了他今年新修的養豬場。羅國文介紹說:他年初投入了50餘萬元資金,喂養了100餘頭豬,長勢良好,豬價也看好。在談到今後打算時,他期盼幫扶資金支持,通過聯戶經營、群眾入股、訂單收購等方式帶動周圍鄉里鄉親發展生豬養殖,逐步壯大養殖規模,為大家脫貧致富盡一份力。 下午,我們來到在9月17日被近300方危石阻斷村組公路的排危作業現場(該路斷位於雙河村委會老街安置點去榨房自然村20餘米入口處),因下雨路滑推車濺了一身泥的蔣支書指著工人正在破碎的石頭對我們說:9月14日,我們接到村民險情報告,當天就組織人員安全轉移了涉及危險威脅的5戶18人。同時還在在公路兩頭加設了防護欄和安全警示牌。這幾天,雖然天天都是秋雨,險斷邊坡還不時有石頭、泥土滾落,但是我們採取了有效措施、險情處置及時,險情預警預報有力,當地群眾生命安全和過往車輛行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山路在延伸,腳步在丈量,夢想在心中,希望在前方。我們堅信,有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舉全社會之力打贏扶貧攻堅戰,大關貧困群眾必將與全國人民一道齊步康莊大道。